教你如何保护胃黏膜规律饮食是关键
来源:宁波新闻网 日期:2023-09-18 阅读:教你如何保护胃黏膜 规律饮食是关键
教你如何保护胃黏膜规律饮食是关键慢性胃炎是我国发病率极高的胃部疾病。4月9日国际护胃日到来之际,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公布了最新的《中国慢性胃炎诊治现状调查报告》。经过长达8个月、覆盖全国380家医院4000多名患者的调研发现,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病程一般为2至6个月,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和反流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而胃痛(81%)、餐后饱胀(74%)和反酸(63%)则是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临床症状。
针对高频发作的胃痛症状,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景南教授解释道,大多数胃痛是由胃黏膜损伤造成的。胃黏膜是保护胃壁安全的一道天然屏障,在生理状况下,胃黏膜不断遭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攻击,包括胃酸、幽门螺杆菌、药物、反流胆汁酸、刺激性食品等因素都会给胃黏膜造成伤害。当攻击因子太多太强时,胃黏膜会出现明显的损伤干细胞脑溢血后遗症治一共多少钱,从而引发胃痛。
李景南教授指出:“针对胃黏膜损伤引发的胃痛,如果不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引发严重的疾病后果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医院。临床上,胃黏膜保护剂是被广泛用于慢性胃炎医治的药物,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快速构成保护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愈合,其中铝碳酸镁是目前经常使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炎患者可以常备吸收入血少、起效迅速、安全性好的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时减缓胃痛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
同时,中国医师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刘新光教授强调,除正确用药301医院nk细胞免疫疗法,患者应及时调剂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饮酒、辛辣食品、浓茶咖啡等刺激因素视网膜色素变性去哪里医院好,规律饮食、按顿吃饭,从根本上杜绝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痛的可能性。
北京晨报孔瑶瑶
降低胃癌风险,从根除HP开始
白莉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普通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需专家门诊
4月15日-21日是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那末有多少人了解胃癌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的因果关系呢?有研究结果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下降胃癌产生风险达39%。
HP感染者患胃癌风险增加2到3倍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其感染的患者一般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甚么症状,但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时间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步破坏胃肠道壁,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胃幽门螺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资,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每一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到3倍。
中国胃癌患者
大多感染HP
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是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
大量的病例分析显示,中国胃癌患者与欧美患者病发的病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欧美患者大多高脂饮食、肥胖和烟酒和遗传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而中国患者则绝大多数与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内炎症有关。在病变部位上,欧美患者以胃食管结合部肿瘤较多,而中国患者大多为胃远端肿瘤,近年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病发有升高趋势。
相较于胃食管结合部肿瘤,我国胃癌一般采取D2术式为标准手术,淋巴结打扫较为完全,术后根据病理分期选择做或不做辅助化疗。但由于发现较晚,有50%-60%的中国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失去手术医治的机会,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10%左右。因此,早期预防和早查早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