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明星

食用药膳有哪些原则

来源:宁波新闻网  日期:2023-09-18  阅读:

食用药膳有哪些原则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在4000余种经常使用的中药中,有500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有人参、鹿茸、山药、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熟地、灵芝、天麻、首乌等,这些药材以植物药为主。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品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品和调料3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的忌讳,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与食品配伍忌讳、食品配伍忌讳和疾病忌口等。如果不具有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清朝医家郑钦安言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意思是说,所谓有毒之药,只要应用适当,能够救人于水火,滋补之品如果不对其证,那就犹如毒药一样能杀人于无形脸部注射干细胞。既然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因此在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运用的几个基本原则。

根据体质辨证施膳

祖国医学在医治疾病的进程中讲求辨证论治,其实进补药膳也要根据本身体质做到辨证施膳。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科学选用。一般来说,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合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

优选药材科学烹制

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良,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食用。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品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还要注意其色、味纯粹,外形美观,质量优秀。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视网膜病变早期的症状和治疗。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优秀的药膳必须讲求烹调技术。一般食用中药和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品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哪个医院有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品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品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品烹调进程中加入药汁,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药膳虽好适可而止

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无毒,买回一把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几根人参就煨汤,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很危险的。中药是很讲求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致使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一样应适当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量,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本身状态,常常小量服食,锲而不舍,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运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天人相应因时制宜

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治疗疾病讲求3因制宜,同样药膳也应讲求因时制宜即四季5补,春季万物复苏,五脏属肝,适合升补;夏季分初夏与长夏,初夏天气已热,五脏属心,宜于清补,长夏天气酷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秋季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冬季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如果违背这1自然规则,也会影响到补益效果。

友情链接